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受害者。中国到底应不应该进行贸易保护呢?
在有些西方人的眼睛里,保护主义在中国日渐抬头,尤其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是“一帆风顺”,在经济不景气时,钢铁产业的贸易保护现象尤其明显。就在上周对美国钢产品徵收反倾销税以及政府采购支持“国货”等政策,并不仅仅是中方对美方之前抱怨中国产品倾销的回应,更多的是向外界发出信号,中国现在的重点在扶植本土企业。
难道说中国不应该这样做吗?
美国一直在对中国进行“攻击”,从而掀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美国总是给别人制造麻烦,认为中国低价销售资源影响到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那么,美国自己又是如何做的呢?
美国在钢铁产品上,一方面对进口产品实行不讲道理的限制,比如今年8月份,美国钢材进口量77.5万吨,同比下降66.5%,比去年同月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美国又对本国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不久前,美国商务部以我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
美国自身都这样做,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其它国家呢?
就在前几日,中国首次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钢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初步裁定。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首次对进口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也是首次对来自一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同时进行“双反”调查。
作为WTO的成员国,中国不仅要遵守规则,更要学会运用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此次正是中国正在逐渐熟悉WTO规则,运用WTO规则来充分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的表现。同时,在美国对中国滥用贸易保护的情况下,这也是应用WTO工具对美国不公平的贸易政策采取反制措施的一种积极做法。
也许中国的这种做法不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现在的生存,又何谈今后呢?所以说中国对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钢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进行裁定,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理所应当。
|